编辑: | 2022-10-10
今年是上海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上海市国资委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上海国企直播间》全媒体新闻访谈行动,走进上海各领域各行业国有企业,对话企业掌舵人,总结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就,展示上海国资国企新技术、新赛道、新方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嘉宾:沈立东,华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
本次《上海国企直播间》
全媒体新闻访谈行动
由国泰君安证券全程支持
华建集团与国家同成长、共命运。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华东工业部建筑设计公司和次年成立的上海市建筑工程局生产技术处设计科,至今已有70年历史。当时,与梁思成齐名的赵深、陈植、庄俊等一批满怀着建设中华梦、学成回国的年轻爱国设计师,和一大群从事建设工作的知识分子,共同奠定了集团作为上海及至全国建筑设计领域的领军地位。
贯彻“人民城市”理念,争当上海城市建设“总策划师、总规划师、总建筑师”,华建集团主持或参与完成了70%以上的上海地标性建筑。目前,参与上海市2022年重点工程的设计项目67项,积极承担上海城乡建设生力军和子弟兵作用。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落成开放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就是由华建集团设计的。
纪念馆与中共一大会址、新天地仅一路之隔,设计师为了尊重原有城市街道风貌和尺度,采用街区还原式手法,通过立面设计,使一大纪念馆与中共一大会址、新天地整体风貌保持一致,坚持“呼应一大会址、融入城市风貌”的设计原则。建筑整体为砖砌立面,每侧均有石库门意向的拱券作为立面装饰,象征红色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中间点缀红色石库门里弄雕刻。建筑的六个转角处均设置铜质壁画,壁画内容分别记录了六个重要的红色纪念地,通过抽象的马赛克效果,雕刻而成。这里,已经成为上海最红的打卡点!
沈立东说,近70年来,华建集团设计或修缮了一大会址、二大会址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邓小平纪念馆、毛泽东寓所旧址、陈云故居、共产党驻沪办事处、革命历史博物馆等一大批红色建筑。
打造标杆项目
助力高质量发展
上海正全力推进“五个新城”建设。沈立东表示,华建集团积极响应市政府决策部署,服务于上海城市功能建设,聚焦浦东临港新片区、奉贤、嘉定、松江、青浦等五个新城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项目,成立了集团“五个新城”建设总指挥部,形成了“5+2”行动方案,统筹资源、挂图作战,主动服务,分别与黄浦区、宝山区、金山区、奉贤区、青浦区、崇明区等6家区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强化与市属国企和区政府及相关重点客户、重点区域的战略合作关系。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会址项目效果图
截至目前,华建集团已与29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向“五个新城”主动输出人才与服务,选派优秀技术、管理人才到“五个新城”挂职与轮岗。2021年,集团在“5+2”区域共签约项目788项,签约合同额达22.32亿元,2022年,截至目前七区总合同额超过去年同期。
沈立东与海波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
华建集团也是浦东开发开放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见证者。集团参与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第一家金融机构——银都大厦、金茂大厦、浦东国际机场、环球金融中心的规划设计,同时,先后原创设计和参与设计完成上海光源工程、上海青草沙水库工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二期)、浦东机场卫星厅、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核心区、洋山深水港、东方艺术中心、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等一系列重大项目。
提升城市功能
聚力“城市更新”
9月28日,国内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式开馆。
上图东馆
上海图书馆东馆于2017年9月27日开工建设,建筑面积达11.5万平方米。沈立东介绍,从外观上看,犹如一块璞玉,“漂浮”在城市森林之上。这座建筑不仅演绎了中华文化的美学符号,内部空间犹如太湖石般相互连通,还融合了艺术之美,10组来自全球各地的当代艺术家在东馆室内外创作了多件场域定制的公共艺术作品,使之成为更开放的文化艺术空间。
上图东馆
打造激扬智慧、交流创新、共享包容的“知识交流共同体”,上图东馆集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科技创新研发资源、社科智库研究资源、上海地情研究资源为一体的大阅读时代智慧复合型图书馆,成为广大上海市民的“书房、客厅、工作室”。
张园项目
沈立东以正在进行的张园项目举例说,这里被建筑专家认为是上海现存石库门里弄中最为精美的集合,可称为“石库门艺术博物馆”。工程技术人员正按照有机更新、整体保护的理念,将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功能完善及空间环境品质提升有机结合,并规划设置服务于地上历史保护建筑及新建建筑的地下空间工程。
去年开放的上海天文馆,是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天文馆,其附属建筑还包含有大众天文台、魔力太阳塔、青少年观测基地等,也是临港新城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上海天文馆
服务国家战略
深耕全国市场
华建集团深度参与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建设任务。相继成立了雄安设计院、海南设计院,积极参与了雄安新区地下空间规划、数字化城市平台,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口岸、广州南沙新区横沥岛规划、光明科学城、海口人民剧场等项目。
元荡堤防达标和岸线生态修复工程
据介绍,加强长三角区域性战略合作,华建集团加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和长三角国资百企合作联盟,承担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工程建设设计标准一体化工作研究》重点课题,与长三角投资公司加强战略合作,组建了海洋设计院、地下空间院、崇明研究中心,参与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水环境治理总体设计研究,积极推进“一江一河”、崇明世界级生态岛,承接了元荡堤防达标和岸线生态修复工程、淀山湖堤防达标及岸线生态修复工程。
援乍得恩贾梅纳体育场
沈立东说,目前,华建集团担纲设计和咨询的工程项目累计达3万余项,覆盖全国31个省市,遍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交通枢纽、超高层、文旅、医养、体育、教育、地下空间、历史建筑保护等建筑专项,具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实施“引领战略”
实现“倍增计划”
在“十三五”期间,华建集团经济效益稳步提升,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年度复合增长率达15%。沈立东表示,“十四五”期间,华建全面实施“引领”战略,到2025年,要将集团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工程设计咨询企业,ENR排名进入前50位。经济效益实现“倍增计划”,服务好上海全球卓越城市发展,争当上海城市建设的“总策划师、总规划师、总建筑师”,引领国内设计咨询行业的发展。
“一主三辅”拓宽主业。坚持传统建筑设计咨询主业,积极培育发展市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战略新兴三大业务,建立“一主三辅”协同发展的综合化业务格局,并最终形成四大业务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一链两端”延展主业。紧紧围绕工程设计咨询产业链,业务从目前的咨询设计,向前端策划规划和后端智慧运维两端延伸,提高产业宽度、长度和深度,前端注重导流咨询设计,后端培育新兴利润增长点,并建立设计和运维正反馈机制,不断提升全过程工程设计咨询服务能级。
“一核双轮”赋能主业。依托城市更新、重大工程和优势专项的舞台,以创新为核心,通过机制创新充分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用科技创新引导智慧赋能设计,“人才”和“科技”双轮驱动,持续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
观看完整采访视频
来源:华建集团Arc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