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2018-12-25
项目名称:新加坡杭州科技园-软件工厂 1B 期
设计单位: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南立面
项目概况
新加坡软件工厂是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示范工程项目,也是十大重点工程之一。一期工程作为整个园区的重要礼仪入口更是重中之重,。其主要功能定位为软件生产厂房。整一期应业主要求进行分期建设,其中包括已经建成 1#、2# 、6#楼。新建的1B 期包括 3#、45#、7#楼,总计地上建筑面积为 60760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 15939 平方米。
1B 期的主要设计指导原则是扩容,在 1A 期容积率只做到 1.85 的情况下,1B 期要实现对整个一期的面积的扩容,尽量使得容积率指标能接近2.50。在扩容同时必须考虑体量的和谐搭接过渡,因此 1B 期的体量设计也是一个设计难点,设计中增加了过渡体量。由于 1A 期建设中已对整一期的桩位进行了施工, 设备安装也有余量, 因此 1B 期的另外一个设计指导原则就是对已有的桩及投入的设备部分要充分的利用,目前实施的方案就是对现在已有桩基会100%利用,使得 1B 期能对的 1A 期的投入部分利用最大化。1B 期在造价方面有着严格的限制,相对于 1A 期的整体幕墙,1B期在降低单方造价改窗墙体系的同时,且需要提高建筑单体的质量和立面与 1A 期的整体性。1B 期相对于 1A 期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上有很大的提高,从设计到施工到目前的运营都是达到了LEED 金奖认证标准。
技术特色
1:从规划设计层面,由于 1A 单体建筑都是由简洁的玻璃体量和石材体量穿插构成,形成差异化的质感对比和错落有致的形体关系。1B 方案在满足大面积扩容的同时,将沿用 1A 期的体量搭接关系,并且增加建筑过度体量。这样使得整个一期的园区体量关系和谐,搭接围合错落有致。在用地面积基本相同的情况下,1B期比 1A 期实现了近 50% 的扩容。
2: 在建筑设计层面考虑到业主的对园区的设想, 为了与园区的景观更好的结合,在 1B 期设置底层架空和贯通的内庭院,使首层面积基本与原方案相同,这既保证了公共活动空间的面积和品质,也为园区用户提供适宜 的室外环境和丰富的交往空间。 同时为了改善底层公共空间品质,设计中我们抽取部分体量,形成贯通的架空层空间。另外结合公共路径的设置,在底层和屋顶花园层植入互动的公共体量,形成最终的建筑形式。同时公共空间的功能上也会以零售,餐饮等休闲展示业态为主。 1B 期的公共空间占比相对于 1A 期提高了近 50%。公共空间的层次性也非常丰富。1B 期的园区屋顶绿化从覆土厚度到植物的多样性(诸如本地节水性植物) ,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造价节能顾问做了充分预案沟通,从而保证了露台等公共空间的视觉的丰富性,从而会让公共空间让人多停留。:
3:1B 期的细节设计更多的考虑办公空间人性化设计,强调公共交流空间在园区内的重要性。考虑到前面的体量扩容问题及公共空间的的矛盾性,在 3#楼设置了一个大中庭,中庭底部南面和西面向中心花园打开,北面设置一个可以开合的挡风通道,中庭顶部设有可调节的遮阳百叶,其上为挡雨玻璃天窗,天窗四周是可调节的通风百叶。在夏季的时候,底层北面的挡风通道保持开启,通风百叶开启,在内庭中形成贯通底层和向上的气流方向;顶部的遮阳百叶关闭,太阳的热量大部分被阻挡在遮阳百叶之上,并被顶部的自然气流带走。在冬季的时候,底层北面的挡风通道保持关闭,阻挡来自北方的冷风,使内庭底层拥有相对稳定的气流环境;顶部的遮阳百叶开启,通风百叶关闭,让阳光可以直射进入,而热空气将一直保留在内庭当中。
4:在经济数据设计方面,1B 期的单方造价在时隔 3 年后相对于1A 期能实现了 10%的下降,得益于前期的各方设计合理有效的沟通,建设和运营成本的降低最终会受惠与未来的客户,客户的增加,可以实现园区动感和活力,从而实现良性的循环。
技术成效与深度
1:地库部分除了需要对原有的桩及设备 100%投入使用外,业主方对 1B 期的造价分类都有严格控制,具体反映到地下室部分主要就是地库结构形式以及用钢量和地库层高的合理应用。因此区别1A 期的(1A 期采用无梁楼盖结构形式)采用局部反梁结构形式,地下室的层高保证车库部分的最小净高保证 2.2 M。一方面反梁的形式保证了地下室的下挖空间的最小化。另一方面反梁的形式与无梁楼盖形式相比节约了用钢量(2010 年 12 月起执行的国家规范对建筑主体抗震设计要求的有了进一步提高,导致新设计的楼房的用钢量需要比原设计楼房提高约 10%。同时为了合理的设计货运流线,我们在机动车库的设计中将结合机电系统利用风管的合理布置提供一条货运通道,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了地下室梁下净高。
2:同样是出于建筑可持续发展及工程造价和运营维护成本的考虑,建筑设计中对采光及能耗这对矛盾的数据有着独特的处理方式。第一建筑设计中严格保证大部分的办公空间采光进深在一跨半柱网,这样使得办公空间的日常采光得到了一定保证,减少了白天对照明灯具的使用。第二也考虑到日后能耗使用成本,IB 期在立面设计中窗墙比需要严格遵守业主方提出的要求,控制在 30%左右(这样使得建筑整体的传热系数大大降低。实现室内办公空间的低能耗的高效率) 。但同时大面积降低窗墙比的同时,1B 期的立面及体量关系必须与1A 期 (1A 期为全幕墙体系幕墙造价部分价格约为 1100 元每平米,1B 期的造价预算远没有 1A 期的高)和谐统一,且需具有自己的个性。因此我们这里采取了新的立面处理方式。为了如上所述一方面到立面和体量与 1A 期的体量虚实关系的和谐过渡,以及另一方面 1B 其面对的大面积下降窗墙比的客观要求,我们首先通过横向元素切分 1B 期中虚体量(玻璃)部分成带型窗,这样在第一步就实现了降低窗框龙骨截面尺寸的要求。其次也是重要的一步,我们把 1B 期带型窗有规律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实际的 LOW-E 中空玻璃部分(只占 30%左右),第二部分为实体部分,外墙外通过普通彩釉玻璃或者单片安全玻璃来与LOW-E 中空玻璃部分组合搭接。
这样的构造方式的带来的收益如下 1:单片玻璃的造价比较低(单片玻璃的造价在 220 元每平米左右)2:实体墙外的除去保温材料外无需做粉刷和装饰面层,3:彩釉玻璃或者普通单片玻璃附在普通实墙以及保温系统之外,玻璃本身不再担负保温功能,只需采用 6mm 以上的安全玻璃即可。整个1B期就通过这样的两道程序大大降低了 1B 期的立面的造价成本,效果却比 1A 期更加有机精致,同时整个园区的体量和风格和谐统一。
综合效益
新加坡软件工厂作为一个著名的办公园区品牌,一直致力推广项目的示范性。这次设计完成的新加坡杭州软件工程 1B 期工程以“工作、学习、生活、休闲于一体”的活力社群概念为规划新纲要,打造一个宜人的工作、学习、生活、休闲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园区,同时园区本身也定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技术、研发和娱乐中心。强调未来的全区将成为集研发、办公、居住、休闲和教育于一体社区园区。软件工厂项目由社区、娱乐和教育等其它设施提供支持。园区完全应用了新加坡园区的规划理念,包括定位策略、功能用地布局结构、生活设施的“邻里中心”设计、亲商服务理念等等。为此从勘察设计初始,项目园区空间组织和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比例搭配及项目的持续发展上有自己的高标准。项目从设计到施工,从管理运营一直满足 LEED 金奖认证的标准,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可回收利用、在生态出行、生态办公、采光节能、设备的选型都严格的把控。低造价,低成本的运营,最终受惠到的还是年轻有活力的客户群体,让年轻人在动感 活力 方便的建筑群组中办公生活一直是项目本身追求的目标。目前园区入驻的客户群体很多,设计和建设方的努力成果逐步被市场认可。
在本项目中做出贡献的主要人员情况表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项目负责 |
1 | 王晓夏 | 高级工程师 | 建筑专业总负责 |
2 | 陈启 | 工程师 | 建筑专业负责、设计 |
3 | 查瑶瑶 | 工程师 | 建筑专业负责、设计 |
4 | 郑从立 | 高级工程师 | 结构专业负责、设计 |
5 | 林辰 | 工程师 | 结构专业负责、设计 |
6 | 吴文坚 | 高级工程师 | 给排水专业负责、设计 |
7 | 胡敏 | 工程师 | 给排水设计 |
8 | 谢良林 | 工程师 | 排水设计 |
9 | 曹加亮 | 工程师 | 排水设计 |
10 | 杨美萍 | 高级工程师 | 电气专业负责、设计 |
11 | 童昕宏 | 工程师 | 电气设计 |
12 | 崔大梁 | 高级工程师 | 暖通专业负责、设计 |
13 | 唐勇辉 | 工程师 | 暖通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