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2020-12-11
熊 明
北京建院顾问总建筑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1957年,清华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后,熊明来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这里开启了逾半个世纪的建筑创作生涯。1989年,熊明被评为首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熊明大师长期从事城市规划、建筑创作的研究、设计和教学工作,负责和指导设计工作200余项,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创作出具有代表性的众多经典工程:50年代工人体育馆居当时世界前列,60年代首都体育馆获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奖,80年代昆仑饭店获中国建筑师学会奖,90年代指导了亚运会比赛场馆规划等重要工程。熊明大师出版了《城市设计学》《建筑美学纲要》等多部学术著作,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几十篇,还出版了《文洛诗词吟草》《熊明诗画集》《文洛诗词书画选》等大量诗书画著作。熊明大师几十年如一日深耕于建筑事业,以百分百的专注对待每一个设计方案,秉承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创作的超高标准,打造北京建院的设计品牌。
熊明部分著作
熊明部分绘画作品
12月10日是熊明大师的生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曾经的弟子、同事和好友分享了与大师一起工作、生活的小故事,并送上祝福。见微知著,通过这些点滴,我们可以一窥大师严谨的治学标准和高尚的为人品格,以及他的言传身教给其他人职业生涯带来的深远影响。让我们共同祝熊明大师生日快乐!
熊明大师一直强调原创设计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他说,建筑师要时刻保持创新精神,想要不断创新,就要懂得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等知识。不求样样精通,但是却要略知大概,这样更能开阔思路、集思广益,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每一个建筑从最初的概念方案到最后的建成,耗时几年甚至十几年,可想而知这其中的艰辛与困难,建筑一旦接手,必定负责到底!这就是熊明大师对待工作的态度。把所有的心血倾注于建筑,几十年如一日,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建筑设计的热爱。
【 部分设计作品介绍 】
北京工人体育馆
北京工人体育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工人体育场北路,东临北京工人体育场,建于1959年,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体育馆。体育馆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4层,整体呈圆柱形,基座直径达120.3米,屋檐高27米,圆屋顶中心高38米,可容纳观众1.5万人。比赛场地可供十台乒乓球同时比赛,还可作篮球场、排球、羽毛球等运动比赛及表演等用途。1961年4月,在这里举行了第二十六届乒乓球锦标赛。工人体育馆是工人体育场三组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年亚运会前及2008年奥运会前,工人体育场的建筑及配套设施分别进行了升级、改造、加固。作为体育比赛馆场和演艺活动场地,这里已经举办了数千场活动,成为北京重要的娱乐、体育活动中心。
首都体育馆
首都体育馆建于1968年,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采用矩形平面,屋盖结构为平板型双向空间钢网架,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多功能体育场馆,也是北京第一个可以承办冰上赛事的体育馆,见证了中国冰上运动辉煌的历史。建成后的首都体育馆承担了众多的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训练,以及大型文艺演出任务。场馆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进行了改扩建,现在正在进行2022冬奥会改扩建,改造完成后的场馆将用于举办短道和花滑比赛,届时首都体育馆又将以崭新的面貌与世人见面。
昆仑饭店
昆仑饭店位于北京朝阳区,机场高速路的出入口附近,与燕莎友谊商城隔东三环路相望,周边写字楼、宾馆饭店林立,毗邻农业展览馆、国际展览中心,交通方便。项目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高29层,整体设计兼顾传统风格与时代精神,平面采用120°转角的S形平面,公共部分采用正三角形柱网,使裙房与主楼紧密楔合,外部体型与内部空间表里一致。中心部分顶部设有旋转餐厅,具有完善的公共活动场所和室内小街。昆仑饭店是80年代我国第一批涉外的宾馆建筑,于1986年开业,1999年全面翻新,2005年8月新装修完毕。
北京方庄居住区规划
方庄居住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北临龙潭湖,是当时北京市建成的最大居住新区之一。当时区域规划用地147.8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66万平方米,以住宅为主,并规划有综合办公楼、商业大厦、贸易展销及旅馆、医院等市区级大中型公共建筑,以及一批中小学、幼儿园等配套设施。规划布局按照统一整体考虑,以“十”字路和环路系统构成基本骨架,以“闹街”(商业街)贯穿东西,“静街”(一条环形林荫步行街)贯穿于各居住区中心,形成人车分流的交通网络。由“十”字路划分为“古、城、群、星”四个各具特色的花园式居住区。整个区域绿化以6公顷的方庄公园为中心,与带形林荫绿地相连,形成店面结合的绿化系统,绿化覆盖率达到60%。
北京市青年宫
北京市青年宫主楼占地面积9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2万平方米,圆形玻璃屋顶、简洁明快的立面设计,以及红白的色彩搭配是青年宫重要的建筑特色。北京市青年宫是是北京唯一一家以服务青年为主,同时面向大众的大型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的活动娱乐场所。2018年,历经岁月洗礼的北京市青年宫迎来建成以来的首次修缮改造,室内部分涉及的总建筑面积为2.17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室内拆除、结构加固、建筑装饰、机电设备改造及外立面装饰等内容。
国家海关总署办公楼
国家海关总署办公楼位于建国门大街,东临古观象台公园。用地东西长115米,南北宽130米,占地面积1.49公顷,总建筑面积2.66万平方米。大楼由海关总署,北京海关两个矩形办公塔楼连成一个整体,塔楼地下2层,地上12层(局部15层),屋顶高41.40米,局部高54米。塔楼中央为交通厅,设有三部电梯、一组楼梯及卫生间,各层四周为业务用房,设有办公、谈判、会议、通讯、演播及计算机房等。两楼底部的连接部分有两层,首层为两单位的各自入口及北京海关营业大厅,二层为共用的大会议厅,上部内外各有一个两层高的连接体象征大门的门楣,中间空透形似大门,塔楼顶部各有一组十字形方亭。海关大楼立面以黑色磨光花岗石的高台基,白色饰面的强身加连接体的外形突出国门特征,并缀以两座形似钟楼,具有民族形式的坡顶方亭,建筑造型稳重,轮廓丰富。海关大楼全部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下室为整体箱型基础,塔楼为框筒体系。两个塔楼的连接体为钢木桁架,与塔楼按弹性铰接处理。
来源:北京建院
撰稿:刘笑楠 编辑:刘笑楠 校对: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