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2024-02-28
浙里康养、颐居绍兴。
近日,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在浙江省绍兴市凤凰山高品质康养综合体建设工程设计项目招标中,从国内多家知名设计单位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迎来新年开门红。该项目具体由中建西北院长三角区域总部组织实施。
总体日景鸟瞰图
01 项目背景
随着老年人的经济水平和文化层次提高,以及养老观念的转变,对多层次、个性化养老机构的需求逐年增加,对高品质养老生活有更高的追求。浙江省绍兴市迫切需要建设一所集"医康养"一体的高品质养老机构。
城市鸟瞰图
项目建设高品质养老社区,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项目工程总费用约6.2亿元。
总体夜景鸟瞰图
02 理念与构思
整体设计以“上居下园”的生活形态作为设计切入点,上部为安静私密的居住空间,下部为开放式的社交公共活动空间。
设计经过对场地的用地价值、建设规模、功能区块、景观资源、日照条件、交通流线等多元素、多轮次的科学分析与严谨计算,创新性的提出了“四区-两环-三院” 的规划结构。
规划总平面图
03 五大方案亮点
(1) 整体性:科学分区,规划结构
自理/护理型养老公寓区位于场地北侧,充分利用周边沿河的景观资源,形成集中组团式布置。活力养老公寓区位于景观朝向优越的南侧,三栋建筑错落有序的围合成院落组团。
康复护理中心区位于场地中部东侧,便于服务南北两区的公寓组团以及外部人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及配套用房区,分散布置于各区之间的底层及架空区。通过风雨廊桥相互联通,形成共享空间环;空中环型平台,兼具良好的视野体验与连续的漫游空间,形成健康活力环。环环相扣,区区相联,实现多层次的配套服务与公共活动空间。
总体布局延续绍兴传统城市肌理与建筑文脉,形成独具绍兴“台门”民居特色的三进院落格局。
(2) 安全性:人车分流,台层弥合
秉承人车分流,步行优先的理念,居住组团内部均为人行流线,东侧设有礼仪人行主入口,以及多层次的架空及景观次入口。沿用地外环设置机动车道及消防应急车道。
(3) 模块性:灵活可变,互换与可持续
自理/护理型养老公寓采用了标准模块化套型,满足300床单双人间需求。各层护理单元及底层,均布置齐备丰富的公共服务空间。
活力养老公寓组团有机组合布局了三种面积的共300套户型单元,并尽可能采用“南向双开间”及“景观多开间”的户型设计形式,保证居住空间品质;同时充分考虑灵活与可变性。
康复医疗中心各功能间联系紧密且互不干扰,结合“疗愈内庭”自然采光,合理组织就诊、办公、住院、后勤等流线,营造舒适、便捷、高效的就诊环境。
(4) 文化性:浙里康养、颐居绍兴
散落分布于首层的公共服务区,功能多样全面,无障碍风雨连廊便捷通达,结合绿化景观,形成了多层次的服务与交往空间。并将绍兴传统民居及水街现代化的演绎,构筑出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江南特色人文空间。
内院局部透视图
(5) 生态性:滨水绿谷,宜人共栖
东侧的对外服务型院落,中部的对内公共型院落以及西侧及周边滨水的静谧型院落,三层级院落空间由外至内,层层递进,营造出步移景异的多层次江南园林。
内院局部透视图
西侧沿河透视图
凤凰山高品质康养综合体建设工程设计项目是由中建西北院长三角区域总部总建筑师刘月超主创。设计团队也将继续发扬攻坚克难、敢打敢拼的精神,进一步在区域树立西北院品牌与形象。
阳光倾洒、绿色攀爬,多层庭园,自然相伴。整体设计以"营造以人为本的引领型高品质养老机构"为指导思想,融入绍兴水街人文和院落格局,为城市创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生活空间;同时打造了一个宜居的城市活力养老社区,满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
设计团队
项目总负责人、主创建筑师:刘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