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2021-12-15
2021年11月25日,金华湖畔里项目发生钢结构倒塌事故,造成6死6伤。
据网上资料,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计问题。
结构按照轻钢屋盖设计,但建筑屋面做了50mm的细石混凝土(非轻钢屋盖)。这个设计乌龙,在设计校对、图审、施工过程中都没有被发现。要不是这次事故,估计这个乌龙也不会有人理会。
这个钢结构在整个项目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据说是找了一个外包设计师,人家设计费也只拿了两千块钱。
现在,结构设计师都被抓进去了。工程师们愤愤不平,凭啥“收卖白菜的钱,要操卖白粉的心。”
从收益和风险角度来看,这确实是一笔极其不划算的交易,但这种交易,在设计行业长期存在。
更诡异的是,湖畔里项目,既是一个国资项目,也是金华开发区的一个明星项目。你能想象,这么重要的一个项目,为何设计、审图如此不严谨?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设计费太低。设计费低了,只能找外包,甚至层层转包,其后果就是,管理难度大大增加,设计乌龙也大大提高。
朋友曾碰到一个项目,某市的重点项目,大跨复杂钢结构,上亿的建造费用,最后外包出来的结构设计费只有十来万,但依然有人抢着干。
项目外包,其设计质量,自然很难苛责。一些大型设计院,本身的设计质量也是每况愈下。出图前的三审,早已变成一个遥远的传说。设计师哭诉,人手不足,能在出图节点前,连跑带爬地把图画完,已经谢天谢地,还有精力三审?
这都是设计费惹得祸。
作为设计师,我们总是纳闷,为什么设计难度提高,设计费却在降低,而且,这还是在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
大家都说,价值决定价格。结构安全,事关生命财产安全,结构设计的价值,怎么会只值两千块钱呢?
我们错了!
市场从来不是这么评判价格的。
一件事,做成之后,可以带来1000万的效益,那做事的人,该拿多少呢?100万,50万,20万,还是10万?
做这件事的费用,是由出价最低的人决定的。
如果有人愿意出5万块钱做这件事,那它就值5万;如果你不愿意干,那就换一个人。如果实在找不到人,资本才愿意加点钱继续找。总之,资本就是“青睐”出价最低的人。
这个逻辑,不是仅限于外包市场,正常的招投标项目,甚至政府项目,很多也如此。
Hey,结构工程师们,我们从事的是人命攸关的工作,就拿这点费用,把刀挂脖子上不值得啊。
好啊,那你别干了,你觉得不值,总有人觉得值啊。设计院觉得不值,炒更者觉得值;老师傅觉得不值,徒弟觉得值啊。
但还是很奇怪,为了两千块钱去蹲监狱,有人会觉得值?
如果这件事是确定的,没有人会这么傻。事情的关键,就在于结构安全,是一个概率问题。
有概率的地方,就有赌局。
建设方敢于低价招标,设计单位敢于低价中标,外包设计师2000块钱就敢干,质量控制不严格,各专业间扯皮,本质都是在赌。
建筑设计师,擅自调整屋面做法;装修设计师,擅自砸梁凿柱;施工单位,擅自提前拆模、增加堆载;设计师不校审,就敢出图,也是在赌。
很多时候,大家莫名其妙赌赢了,赚了钱,便忘了,这是赌博赚到的钱。
但这次,赌输了。
6死6伤,血淋淋的代价。
如果这些代价,不能变成赌徒们的代价,赌局依旧;更多人,不得不陪着他们一起赌,这才是真的悲剧。
这次事故,也跟设计师朋友们敲响了一个警钟。结构设计,是一门输不起的职业,我们一定要敬畏,要认真,不能将自己置身于赌局。所谓久赌必输。
收取合理的费用,承担该承担的责任,履行该履行的义务。正如一名92岁的老工程师所言,“所有结构工程,必须认真对待,绝不可马虎从事。结构的关键部位,更要细心考虑,反复研究,进行复核,严格遵守设计程序,才能确保无事。”
在资本面前,不少结构工程师,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没事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出事,结构工程师肯定难辞其咎。
当然,也有一些可爱的工程师,他们确实是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愿意梗着脖子,为了结构安全,据理力争。我们欠他们一句“谢谢”。
结构设计就是这样,如果设计费太低,我们可以选择不干;一旦干了,就要承担责任,哪怕是炒更者。
这是这次事故,留给我们的警示。
来源:JEI构生活公众号
版权申明:内容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如有问题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