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2024-10-15
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多样,它们各自具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和网架结构等6种。
一、砖混结构
在建筑物中使用砖或砌块来构建墙体和柱子等竖向承重构件,同时利用钢筋混凝土来制造梁、楼板和屋顶板等横向承重构件。
砖混结构施工技术成熟,具有施工简便、取材方便、耐火性和耐久性良好、隔热和隔音效果较好等优点;
不足的是结构自重大,抗震性能相对较弱,对地基要求高,空间布置灵活性差。
适用于中低层住宅、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等建造规则的平面布局,尤其是在经济条件有限且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二、框架结构
一种通过梁和柱刚性连接或柔性铰接形成整体框架来承重的体系,共同抵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
框架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效率高,结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良好,空间分隔灵活等优点;
不足的是侧向刚度较低,层数多时容易产生侧移,节点处应力集中明显,钢筋混凝土材料用量大等。
适用于多层住宅、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需要大空间和灵活布局的建筑,通常用于15层以下建筑。
三、剪力墙结构
依靠建筑物内部纵向和横向墙体来承担垂直及侧向负荷的结构。
剪力墙结构具有侧向刚度大、整体稳定性较好、承载能力较大、结构简洁、空间利用效率高等优点;
不足的是结构自重较大、空间分割固定不利于后期调整、钢筋模板安装施工技术要求高等。
适用于住宅楼、办公楼和酒店等需要较高抗震性能和侧向刚度的高层建筑,或者要求大空间且不希望有中间支撑的较大跨度建筑,如体育馆、展览馆和购物中心。
四、框架—剪力墙结构
一种结合了框架结构的灵活性和剪力墙结构的高侧向刚度的复合结构体系。
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空间利用效率高、抗侧刚度好、抗震性能优越、材料使用率较高成本较低等优点;
不足的是设计相对复杂,施工精度和技术要求高,结构自重相对较大,劳动力成本较高等。
适用于高层建筑和需要大空间的住宅、办公楼、酒店等建筑,能够满足现代建筑对结构性能和空间灵活性的要求,或地震多发区和多功能建筑。
五、筒体结构
由一系列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墙体组成,通过将剪力墙或密柱框架布置在建筑物的中心和外围,构成封闭空间的筒状结构。
筒体结构承载力和稳定性高,抗侧力性能好,通过集中剪力墙或密柱框架,可以提供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视觉美观效果好;
但结构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材料成本高,较大自重对基础要求高,定期检查和维护频率较高。
适用于超过100米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或土地资源有限的城市中心区,能够有效利用空间,也可用于塔架等高耸结构的支撑和承重体系。
六、网架结构
由多根杆件按照一定规律连接形成网状的几何形态,用以承受荷载并将其传递到支撑点的空间结构系统。
网架结构具有跨度能力大、承载均匀、结构性能优良、空间利用率高、材料经济性高、施工速度快、美观性好等优点;
不足的是设计和施工复杂,对材料和工艺要求严格,需要定期维护网架结构节点和杆件连接点以保持结构完整性。
适用于体育馆、展览中心、机场候机楼等需要开阔空间和高承载力的建筑类型,或者追求特殊建筑形态或设计元素的项目。
来源:工程不打烊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