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2025-07-09
6月30日,由中建科工负责全部MiC模块制造的香港首个高层全模块简约公屋项目——牛头角彩兴路简约公屋正式入伙,首批居民拿到钥匙,约2300户香港居民将入住温暖新居。
中国建筑
牛头角彩兴路简约公屋交付实景
走进社区,2栋18/19层、约58米高的崭新楼宇整齐排列,以“圆悦共融”为设计元素。步入楼内,乘坐电梯直达新家,室内装修简约而实用,设有独立洗手间、淋浴间、开放式煮食空间,热水炉及抽气扇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住户可实现“拎包入住”,轻松开启舒适温馨的新生活。
项目示范单位(样板间)
入伙居民用便签留言感谢简约公屋“改变”他们生活
项目在规划之初便充分考量了居住者的舒适度与空间需求,提供包含约14平方米、约26平方米、约32平方米三个户型,约2300个居住单位,月租金约1290元至2990元,可以满足不同家庭的居住需求。
自助售卖机、自助洗衣店
此外,社区内有各种配套设施,例如小巴站、小商店、自助洗衣店、温习/活动室等,附近亦有多条小巴及巴士线往返彩虹港铁站及港九不同地区。由社区步行五至十余分钟可到达彩福邨街市、彩德商场及彩云商场,方便居民日常交通、消费。
为加快简约公屋兴建速度,香港不断革新建造技术,并依托内地完备的供应链、强大的生产力等优势,为简约公屋“提效、提速”。
Full MiC体系示意图
牛头角彩兴路简约公屋航拍
项目创新应用Full MiC(全组装合成建筑法)技术体系,将项目拆分为3471台MiC模块及1025台MiMEP(机电装备合成法)模块。MiC模块将传统需要现浇的楼梯间、电梯间等区域用模块方式集成,MiMEP模块实现供电、给水等多类走廊机电管线与预制PC楼板、走廊钢梁的整体集成。极大提高预制模块的完成度,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复杂性和时间,仅需约3天就能建成一层楼。
中建科工模块产品智能制造产线
中建科工钢结构模块化智能制造产线,让传统高空作业变为工厂平面流水作业,将结构、机电、装修等95%以上的生产制造工作转移至工厂内完成。配合激光下料设备、智能焊接机器人等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确保所有模块均达到毫米级制造精度的同时,大幅提高制造效率。
何永贤在此前专访中说:“简约公屋是展示新质生产力的优势、是国际标准+香港规范+湾区智造模式深度合作的体现。”
项目团队坚持民生工程高品质交付,以保障居民安心入住为核心目标,采用工业化和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中建科工AI智能设计管理平台
设计环节,项目团队应用中建科工自主研发的AI智能设计平台赋能建筑设计,尽量减少每层模块数量,在降低运输和吊装工作难度的同时,让建筑空间布局更加合理,让居民住得舒心更安心。
在工厂内完成生产的MiC模块
生产环节,通过工厂端精细化的生产控制和严密的质量检测,有效解决隔音、渗漏、串味、外墙平整度等常见质量问题,也大幅提升了建筑的耐久性与可靠性。
中建科工模块生产可视化管理系统
为了保证模块品质,项目团队还为每一个模块配备了唯一编号和二维码作为“身份证”,打通设计、生产和现场施工数据壁垒,将模块单元作为产品来管理。工程师可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对模块生产状态的实时追踪和质量品控的可溯源管理。
近日,香港发展局与广东省住建厅携手,在粤港两地共同举办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周活动上,发布了《粤港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跨境贸易指南》,揭牌成立了粤港澳组装合成模块化建筑产业发展联盟。并在香港举办模块建造国际会议、组装合成建筑法设计工作坊等系列活动,不断完善粤港模块建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启动仪式上,中建科工凭借在组装合成建造领域的突出表现,获香港首批组装合成建筑制造商认证。
未来,中建科工将继续深化模块建造技术创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融入粤港协同发展大局,为大湾区打造组装合成建筑科技和建造中心,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